俄聯邦安全局突擊隊演練路邊攔截拿捕戰(zhàn)術
俄安全部隊進行反恐突擊演練
俄聯邦安全局人員提取嫌疑人指紋
諜報戰(zhàn)線向來刀光劍影,在相互敵視的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更是如此。9月初,俄聯邦安全局罕見地發(fā)布視頻,展示在軍工重鎮(zhèn)圖拉抓獲烏克蘭間諜的過程,為陰影憧憧的兩國諜戰(zhàn)再添鮮活案例。視頻顯示,一行穿著寫有FSB(俄聯邦安全局縮寫)的制服的彪形大漢沖進圖拉城內一所車庫,摁倒并控制了犯罪嫌疑人,然后用紫外線燈提取指紋,為時27秒的視頻緊張刺激,頗有諜戰(zhàn)大片的感覺。
這名被捕者是烏克蘭人,一直在圖拉搜集屬于絕密的俄最新武器樣品及技術文件。俄聯邦安全局稱:“通過偵訊獲悉,這個外國人按照烏克蘭情報機構下達的任務,伺機招募俄軍工企業(yè)里的涉密人員,獲取受法律保護的先進武器技術成果。”按照俄刑法第276條,俄方對被捕者提出“間諜罪”刑事起訴。要強調的是,這不是烏克蘭間諜第一次在圖拉“落馬”,俄退役上校維克托·巴拉涅茨指出,在俄羅斯Yandex網站上點開圖拉市,搜一搜當地企業(yè)就會明白,那里有20多家國防科研生產單位,就業(yè)人數超過3萬人,“這座城市到處彌漫著武器的味道,到處都是兵工廠員工,到處都是設計局,到處都是工廠”。就像蒼蠅逐臭一樣,外國間諜在這里“諜機”無限,到這里開展活動自然更容易達到目的。實際上,烏克蘭人早就對俄制高超音速導彈等武器的秘密垂涎三尺,一直準備發(fā)展自己的類似武器,但用巴拉涅茨的話說,“談起烏克蘭的高超音速導彈,就像談論幼兒園里的小班孩子,聽他說明天就要開殲擊機上天了。”
俄軍事專家康斯坦丁·西夫科夫認為,烏克蘭之所以對俄武器興趣濃厚,原因是該國武器體系仍不脫離蘇聯傳統(tǒng),與俄羅斯高度同源,況且美歐號稱支持基輔政府,但在武器援助方面“口惠而實不至”,烏克蘭只能“自力更生”,從各個渠道獲取武器及生產技術。更重要的是,利用俄烏民族、歷史傳統(tǒng)紐帶,美歐積極慫恿烏克蘭情報部門對俄滲透,火中取栗,“像剛破獲的間諜案中,烏克蘭嫌疑人試圖盜取俄羅斯新式突擊步槍,這實際是西方國家感興趣的東西,烏克蘭自己卻未必會用得上偷來的技術成果,但它可以拿這些與西方交換東西”。
自俄烏爭端加劇以來,烏克蘭對俄間諜行動從未中斷,俄方也毫不手軟,持續(xù)加大打擊力度,2014年破獲4起,2015年1起,2016年6起,2017年抓獲2人,2018年5人,2019年3人,2020年5人,今年已破獲6起。其中,今年3月份,塞瓦斯托波爾市法院以叛國罪判處66歲的當地婦女加莉娜·多夫戈波拉婭12年勞改,外加一年限制自由。她被控向烏克蘭提供俄黑海艦隊的秘密情報;就在當月,俄羅斯公民弗拉季斯拉夫·葉西片科在克里米亞遭到逮捕,他被控為烏方從事破壞活動,對克里米亞的地形、生活保障設施和人群大規(guī)模聚集地點拍照錄像,并為華盛頓資助的“自由電臺”效力,其頂頭上司就是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第5司第8處軍官克拉夫丘克上校。4月中旬,俄聯邦安全局在圣彼得堡抓捕烏克蘭領事亞歷山大·索索紐克,當時他正與俄羅斯公民會面,企圖從后者手中獲取秘密材料。索索紐克在接受訊問時供稱,他感興趣的東西是各種數據庫,包括汽車登記號碼、刑事案件和戶籍等情況。6月24日,辛菲羅波爾市某居民被俄聯邦安全局逮捕,長期以來,他使用專用天線和接收裝置,接受烏克蘭情報機構的指示,搜集俄軍在克里米亞和黑海地區(qū)上空飛行的情報資料。 (常立軍)
(來源:新民晚報)
Tags:烏克蘭 間諜 摸進 俄軍 軍工 重鎮(zhèn)
作者:佚名 來源:新民晚報
相關文章